惠济慈善基金会

社区基金是什么?如何设立?涉及的内容有哪些?想了解的不妨来看一看!

首页    新闻资讯    社区基金是什么?如何设立?涉及的内容有哪些?想了解的不妨来看一看!

社区基金的问与答





近期,“社区基金”这个词条慢慢的进入我们的视野,为便于大家更深入的了解“社区基金”的概念,惠济慈善基金根据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关于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的实施意见(试行)》、《南京市社区慈善基金规范运作指南》;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社区慈善基金运行指南》等,将部分问题的解答整理至下方,仅供参考。






1

社区慈善基金是什么?


在慈善组织中设立,旨在有效撬动社区力量与社区治理的社区公益事业专项基金。


因社区基金的募款主要来自于公众的筹款,故部分地区直接要求在公募性慈善组织下设立社区专项基金。


2

慈善组织有哪些类型?

包括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法律规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3

设立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需要有发起方

发起方可以是捐赠人、街道办事书(镇政府)、社区(村)居委会、驻地社会服务机构、慈善组织、志愿(义工)团体、爱心企业、社区(村)民代表等。


确定社区基金的名称

由发起人协商确定。


可以参考的取名方式为:慈善组织名称+所属地区(街道、镇、社区、村)+社区慈善基金。


建立基金管理办法

确定管理委员会架构,组建管理委员会,提供专业建议。


建议管理委员会成员人数在3-9人之间的单数。


筹措启动资金

部分慈善组织设立社区基金时,无启动资金的限制。



4

设立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申请阶段、审批阶段、签订协议阶段、拨付资金阶段、开设账户。


申请阶段

发起方向慈善组织提出书面申请。


书面申请内容一般包括:

1)设立人;

2)设立原因和目的;

3)宗旨和业务范围;

4)原始资金来源;

5)成立后的资金募集方式及渠道;

6)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的类型、数量、成员简历、治理结构,以及管理委员会职责;

7)社区基金的运作类别:资助型、执行型、资助及执行均有的混合型;

8)执行团队组成;

9)社区慈善基金的名称:名称应符合慈善组织专项基金名称使用的规定,慈善组织要监督社区慈善基金使用带有慈善组织全称的规范名称,如使用他人姓名或者他人享有商标权等权利的名称,须征得权利人的书面许可。


申请书的模板根据慈善组织要求填写,以上的内容可供参考。


审批阶段


慈善组织按照审批程序对设立材料进行审核批复。


签订协议阶段


慈善组织与设立人签署设立协议,协议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约定启动资金金额;

2)确定社区慈善基金名称;

3)管理委员会人数及职责;

4)资金使用范围;

5)基金存续时间;

6)基金终止条件;

7)管理成本及其他需要约定事项。


拨付资金阶段


启动资金应拨付至慈善组织账号。


开设账户


慈善组织开设社区慈善基金独立核算账目。


5

如何长期运营社区基金?

需要长期开展募集

基金募集的方式:

定向募集和公开募集。

1)定向募集可向管理委员会成员、特定个人、企业或者组织开展;

2)公开募集资金应通过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开展。


主要使用的范围

《慈善法》规定的范围

1)助学、助困、助老、助残、文化、环保、体育、优抚、救灾等方面的慈善项目;

2)资助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3)资助和发展志愿服务;

4)改善公共服务设施;

5)开展慈善文化宣传;

6)其他公益性服务、项目或活动。 


社区基金在选择慈善组织时,需注意慈善组织的营业范围是否与后期社区基金开展的服务范围相符合。


主要使用形式

1)直接资助;

2)开展社区慈善项目及活动;

3)提供社区志愿服务;

4)其他符合社区慈善目的的基金使用形式。



6

社区基金的管理由谁担任?

社区慈善基金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负责日常监督和管理。


管委会成员经会议推举协商产生,同时产生管委会主任1名。


7

项目的管理要求有哪些?

包括但不限于:

1)开展的社区慈善项目可回应或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2)开展的社区慈善项目,需做前期需求调查、项目可行性分析、制定项目或活动计划及开支预算;

3)招募所需工作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开展,并在项目结束后做好总结。

4)开展项目或活动的场地宜以社区内场地为主,招募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宜以社区(村)居民为主,以激发社区(村)居民参与慈善项目或活动的活力。 


部分项目在设立前,已存在长期的服务对象,只是现在是使用社区基金里的资金开展项目,那在需求调研阶段,可以参考既有的资料作为依据。


8

项目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包括但不限于:

1)开展社区慈善项目建立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以制度保障项目的推进;

2)开展社区慈善项目需组建项目团队,确定项目负责人、团队角色分工、各自岗位职责等,以支持项目目标实现和落地;

3)制定目标可量化、实施操作性强的社区慈善项目实施方案。

4)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设立有效的管理:开展社区慈善项目建立项目需求评估;推进计划排期表;建立项目沟通机制;开展风险评估与方案制定。 


9

社区基金是否可以开展保值增值?

可以的,在安全、合法、有效、稳健的前提下,社区慈善基金宜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增值保值,提高基金收益。


10

社区基金的财务管理要求时怎样的?

年度募资及资金使用计划 

根据社区慈善基金的年度工作规划,配合基金的年度各项开支,如项目、活动、提供的服务以及其他日常开支进行设计。


日常开支管理

社区慈善基金的日常开支管理,如报销、审批流程符合慈善组织对专项基金的财务管理规定。


编制预决算

社区慈善基金参照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要求,进行基金的预决算管理,包括编制预算方案及决算报告等。


人员管理

1)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选定

2)日常管理机构的人员

3)志愿者人群的管理

4)聘用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基金正常运行。


补充:开展社区慈善活动需要招募志愿者的,应以慈善组织的名义与志愿者签订志愿服务协议,志愿服务协议中约定志愿服务的时间、场地、内容以及风险管理等条款是至关重要的;社区慈善活动的组织方如实登记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数,为志愿者开具志愿服务证明。


11

社区基金信息公开要求有哪些?

公开内容

1)管理委员会成员及治理结构;

2)募资方案;

3)资金使用情况;

4)审计报告;

5)有关法规规定应予以信息披露的信息和重大事项。 


及时公开

社区慈善基金应根据慈善组织规定,在相应时限内主动向捐赠人反馈公益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方便捐赠人和社区(村)居民查阅公开的信息资料。


参照公募性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要求,至少每3个月公开一次。


公开渠道


社区慈善基金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如所属慈善组织专项基金的管理办法以及社区慈善基金的管理办法或工作规则,秉承及时、充分、真实原则在相关指定平台进行信息公开。


社区慈善基金可采用社交媒体等形式,主动公开信息,自觉接受媒体舆论监督和社区居民监督。 



12

社区基金监督相关内容有哪些?

监督主体

社区慈善基金执行国家统一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 督制度,并接受相关主体的监督管理。


社区慈善基金的监督主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

1)设立人;

2)管委会成员;

3)管理社区慈善基金的慈善组织;

4)社区(村)内居民;

5)捐赠人;

6)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7)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媒体、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方。


监督内容

慈善组织应制定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制度,对社区慈善基金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评估制度 

社区慈善基金实行评估制度,在约定时期由所属慈善组织或第三方进行监督评估,费用按项目评估及基金运行评估,分别由社区慈善基金在相应的项目及基金管理费用中列支,列支宜查明验证。


进行审计公示

社区慈善基金使用情况纳入所属慈善组织审计并在年度审计报告中公示。涉及社区慈善基金单独审计的,管理委员会宜予以配合。


主要监督内容

1)基金的募集及使用是否合理、合法、合规;

2)管理委员会成员是否存在损害社区慈善基金运作的行为;

3)社区慈善基金运作中是否存在其他不规范的行为。


13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终止社区基金?

1)社区慈善基金达到协议约定时间,社区慈善基金设立方不愿意再续签基金协议;

2)出现协议约定的终止情况;

3)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的捐赠意向与国家有关政策相违背的;

4)社区慈善基金设立方与社区慈善基金所属慈善组织协商同意终止的;

5)社区慈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协议约定的;

6)其他法律、法规规定须终止的情况。 


14

终止后,剩余财产如何处理?

1)社区慈善基金所属的慈善组织及时对终止的社区慈善基金进行基金终止的审计工作。

2)终止后的剩余资产按相关法律法规用于性质相近的其他社区慈善活动。



-END-



扫描二维码

关注惠济慈善基金会


2023年4月23日 10:42
浏览量:0
收藏